买保险,找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好?
这是很多保险小白困惑的问题,今天我们来扒一扒保险公司大小背后的真相。
▍真相一:并没有“小”保险公司
开保险公司可不是开大排档,想开就能开~
我国《保险法》规定,开设保险公司的实缴注册资本最低为2亿。注意,是实缴注册资本,不是认缴哦!
简单说,实缴就是实打实交2亿元,认缴则不一定要真正拿出那么多钱。

除了要有很多很多钱以外,开设保险公司还要经过银保监会的一系列严格审查,股东背景还得很牛掰,实力不够可以洗洗睡了。
其实,很多人眼中所谓“没听过”的小公司,一点也不小。
你没听过的同方全球,爹是同方股份,内地知名上市公司;娘是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全球最大的上市人寿保险集团之一!
你没听过的中英人寿,爹是中粮集团,没听过你可以去面壁了;娘是英国英杰华集团,是英国最大、世界第五大保险集团!
……
其实,雄厚的注册资金和强大的股东背景加持,中国并没有“小”保险公司,用听没听过来判断一家保险公司的大小很可笑。

▍真相二:怕破产?有监管兜底呢
我们公司是世界500强,“大到不能倒”……看到朋友圈里代理人的自吹自擂,很多人担心:小公司会不会容易倒闭?
那么容易就被忽悠,看来你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啊~
保险作为金融三驾马车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看管马车的银保监会,可谓是操碎了心。
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监管设立了各种安全体系,涵盖每家保险公司从成立到不幸破产的整个过程。
1. 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季度报表审核相当严格,还有偿付能力不低于100%的要求,如果低了,是要马上要求补上的,补偿付能力也很简单,大股东们出钱就好了,所以很少有保险公司持续偿付能力低,换句话说,在警戒线上下浮动都没啥问题,即便是低了其实也影响不到你理赔,因为监管会让保险公司补足的;
2. 保险公司每年还要交保护费给保险保障基金,每卖一个保险都要交。这些钱,是为了救保险公司的,之前新华人寿出事,安邦出事,都是用这笔钱来直接收掉,大股东变成了保险保障基金,等监管把这家公司理顺以后才会出售股份回笼资金;
3. 历史上还出现过直接央企来救的情况,比如1998年,2008年的平安出事,就是中国人保picc出手相救让大平安活了下来,吃瓜群众们应该想不到大平安也当年有被救的时候吧。所以如果万一一家保险公司不幸挂了,那么它的保单也会转给央企去继续服务,你的保单并不会受到不平等对待。
最真的真相就是,在中国经营不好根本就轮不到破产,有一大波申请不到牌照的大佬们等着接盘,那么接盘侠需要承担所有老东家的保单及相对应的准备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根本感受不到换了老板,你只会收到一条短信告诉你以后理赔服务找哪个电话,公司换了个名字叫XXX。

▍真相三:赔不赔和公司大小没半毛钱关系
大公司名气大,服务网点多!
大公司资金更雄厚,理赔服务好!
……
如果代理人跟你说这些经不起推敲的话,你基本就可以断定:他准备用“大”公司溢价的障眼法,卖给你一份华而不实或者死贵的保险了!
同样的保障,别家的重疾保费一年5000,他家卖8000甚至1万。在他眼中,贵出的那部分钱,自家大公司的实力和服务值得你买单~
如果你真得掏钱了,那就上当了!
名气大,就意味着广告砸得多;服务网点多,就意味着人力和运营成本更高。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来买单!
至于保险理赔,和公司大小就真的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了!
保险公司再大,发生理赔的时候,它不会多赔你一分钱;公司再小,达到合同约定的理赔条件,它也不会少赔你一分钱!
至于理赔速度,不妨来看看下面这张表:

你看看理赔速度TOP10的公司里,有几家是你听过的大公司?
其实,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它们都受到严格约束,符合保险合同赔付的标准,票据齐全,没有哪一家保险公司会故意不给理赔~
造成那么多理赔纠纷最大的原因就是用户在买保险的时候没有做如实的健康告知,或者是没了解清楚买的是什么保险去乱索赔,所以出现理赔纠纷要先反省下自己当年买保险的时候有没有问题,而不是直接去指责保险公司没良心,看到媒体的各种抨击保险公司不赔钱的帖子的时候也留心去看一下是否确实都符合了赔付条款而不是义愤填膺的跟风乱喷。
投保过程往往比选保险还重要,选的不对无非是赔多赔少的问题,投保过程不认真,那就是赔不赔的问题了,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个过程。
▍总结:
论规模,保险公司的确是有大有小,但保险行业的发展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保单一辈子那么长,大的有可能挂了,小的也有可能变大,所以,看的了现在看不了未来,又何必纠结呢?
—END—